铁 铮
连日来,很多准大学生还没跨进校门就开始通过网络联系未来的同学。据说,准大学生们大多通过QQ群或人人网等社交网站联络,交流的内容从校园指南、社团信息到吃喝玩乐,话题五花八门。一方面,我为网络发达以及准大学生的交往沟通意识感到欣慰,另一方面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找新同学时还得悠着点儿。
报道说,一新生通过网络提前认识了几名师兄,解答了他关于转专业等方面的问题。他觉得从“过来人”那里得到答案比其他渠道更可信。这话也对也不对。可能这位师兄说得有道理,但也可能说得没有什么道理。
记者查询到2000多个大学新生QQ群,不但有准大学生群,还有准研究生群。大学生聚集的社交网站开辟有“2010级新生注册专用通道”,准大学生可从中搜索到未来的同学及师兄师姐。“加入学生社团耽误学习吗?”“考研应该从大几开始准备?”……这些未来大学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常常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从报道来看,全是网上结识新同学的好处。
恰好我看到了西班牙《世界报》8月11日的一篇报道,说的是德国教育部门准备在学校开设有关保护网上隐私的新课程。我们的学校没有这门课,现开也来不及了,但我认为有必要提醒这些准大学生,网上交友还是慎重些好。准大学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自己一定要有个谱。这年头,骗子无孔不入,还是提高警惕为好。
即便不是骗子,说的话也不能全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有个新生被第一志愿学校、专业录取,本来挺高兴的,但网上“学长”说那个专业学起来“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对于别人介绍的情况,表达的看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顶多做个参考,不能说啥咱都信。
大学是新生活的开始。新生活,要从和人打交道开始。尤其是在新生阶段,人生地不熟,更要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