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示范高中悄现国际班

发布时间:2010-08-0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7月27日,在北大附中为国际部项目选拔学生而举办的夏令营里,美国知名高中老师在为10人一班的中国学生上课,内容是莎士比亚作品阅读赏析。笑声不断的课堂更像是小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看法。据了解,首师大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等部分示范高中也都设立了国际部,与国外中学合作或引进国外课程。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国际班或实验班里,高中生与国外学生学一样的教材,甚至由同样的老师授课。

瞄准留学,学生不参加国内高考
  首师大中美实验班刘同学说:“选择这个班之前,我们全家达成一致意见,不再参加高考,直接申请国外高校。”首师大附中中美高中实验课程项目(简称中美班),由该校与美国德怀特中学(the Dwight School)合作举办。
  据悉,国际班学生大多在入学前就确定了留学目标。他们所学的国外课程被称为国外大学先修课程,学分被多所学校认可。如美国的AP课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被40多个国家近3600所大学承认学分,其入学参考标准和该项考试可以为考生增添大学学分,其中包括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名牌大学。
  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教育体系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所承认,是世界公认的高中课程体系。
  据人大附中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该校中外合作项目班上的学生基本都申请到了世界名校,97人次申请到了英国排名前50位的学校,70余人次申请到了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学校,另有近10人申请到了加拿大排名前3位的院校,其中不乏帝国理工学院、华威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

学费不菲,教学成本较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有国际班均引进国外教材、教师、培养模式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首师大附中中美实验班引进美国AP课程。人大附中高中课程与英国A-Level(相当于英国高考)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商学等优质课程相结合。十一学校合作班也是国内特色课与剑桥国际高中课程相结合。国际班的教师队伍由外教和国内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如人大附中有外籍教师29人,多是毕业于英、美、澳等国家知名大学的硕士,具有教授A—Level课程的资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中方教师有13人,全部是从人大附中一线选拔的教学骨干,包括5名博士、5名硕士。他们也都毕业于北大等国内名校,能熟练运用英语教学,更有多年在高三教学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国际班因引进外方教育资源,教育成本高,学费不菲,按每学期计算,一般学费在4万至4.5万元,选择国际班,家长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国际班虽好,但并不适合每位学生。学生在入学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衡量后再做选择。

内外兼修,打造国际化人才
  面对社会上各种关于为国外培养优秀人才、挤占公办教育资源等说法,江学勤明确表示:“国际班不是要将国内学生变成外国人,而是要把他们真正培养成国际化人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北大附中国际班的学生除学习国外引进课程外,还要学习国内的历史、文化、数学、物理、生物等课程。由于数学等课程是北大附中的优势课程,也是国内高中学生擅长学习的科目,因此,国际班会保留国内优势学科,只是物理等对实验要求较高的部分课程,在正常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实验。开设国内历史、文化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据介绍,举办国际班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内学生出国基本是通过留学中介申请,部分留学中介机构是纯商业行为,不关心学生是否适合出国及所申请的学校,只负责把学生送出去。
  国际班能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正在进行的夏令营就是解决学生是否适合出国的测试。在为期一周的夏令营中,学校可通过中文、英语、数学、科学测试及面谈、生活习惯等方面考查,全面严格地选拔学生。夏令营是学生进入北大附中国际部的唯一途径。
  很多学生出国后成绩没问题,却因为思维模式不同,无法与美国人打成一片。江学勤认为,美国人注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可能更感性,美国人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也是个人很好融入集体的一种方式。为此,国际部为学生创造各种活动机会、讨论话题,开设各种体育运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小班教学,是新课改“实验室”
  北大附中国际部项目负责人江学勤将该校国际部与美国Hotchkiss高中的合作项目形象地比喻为新课改的“实验室”。“通过这个班来推动和促进新课改。”江学勤说,新课改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如化学课,不只是告诉学生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当前国内普通高中环境下,实现小班授课、外教授课、增加大量实验课等情况还有一定困难,而通过中外合作的国际班可以实现这些尝试,同时探索一种培养模式,为新课改积累经验。
  首师大附中主管中美实验班的副校长梁宇学表示,中学生在心智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如直接到国外,会在语言、生活、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打算出国的学生最好先在国内有一个过渡适应期。在国内中外合作的中学国际班学习,学生出国后可很好过渡到国外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国际班课程在满足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到美国一流大学读书愿望的同时,为国内的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