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朱明远今年高考以608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9月15日他已到校报到。这个当了三年班长、接受了三年资助的宏志生,已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人,他更下定决心要继续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读宏志班:知恩之念根植于心
朱明远出生在延庆县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家里以务农为主。他记得小时候,父母在几亩薄田里种上了玉米、黄豆等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没有像样的玩具和新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爸爸妈妈农忙时下田劳作,农闲时到处奔波打零工,切身体会到贫困的小明远变得越来越懂事。为了改变贫困的现状,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进入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后,朱明远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身处这个温暖的集体,大男孩的心越来越柔软,感恩之情悄然在心里扎根。
他记得资助人每一句谆谆的教诲。“李阿姨和孙阿姨人特好,学习方面很关心我们宏志生,但却从来不要求考什么名次、得多少分。孙阿姨总是说,只要努力就行了。”高考前,他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帮助他的人。孙阿姨语调轻松地说:“别紧张,就是一次考试而已。”
他记得学校老师每一个细微的关切和帮助。有一次,他嗓子发炎,痛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宿管彭老师马上给他端来一杯热腾腾的桔子皮水。他有偏科倾向,英语和语文一直是弱项。语文老师专门抽时间给他补作文,讲阅读和诗歌鉴赏。英语老师亲自给他听写单词,直到他掌握为止。
朱明远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在这个集体里,我感受到的,除了帮助还是帮助,除了关爱还是关爱。”
当选班长:助人之举乐此不疲
在宏志班朱明远当了3年班长。他协助老师处理班务,组织同学表演节目,帮助生病同学就医,鼓励学习落后的同学上进,宽解背负心理包袱的同学轻松备考。对此,他轻描淡写地说:“帮助过我的人很多,我做这些不算什么。”
高中三年,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朱明远仍想方设法搞些活跃气氛的活动,和大家一起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宏志生大多来自远郊区县的贫困家庭,加上紧张的学习,中秋节不能回家团圆,朱明远就组织大家一起过节。他利用放学时间,用班费买来一些月饼和水果,又组织大家表演节目,还请以前的任课老师回来一起过节。轻松愉快的节目,让每位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宏志生都住校。虽然有宿管老师在,但免不了有忙不过来的情况,尤其是当有同学生病的时候,朱明远就义务送医。时间久了,同学一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朱明远。而他不论是正在学习还是休息,都是随叫随到。有一次,一位同学得了重感冒。朱明远得知后,立刻搀扶着他往医院赶去,到了医院就忙着排队挂号、陪诊拿药。等两人回到宿舍,朱明远感觉自己也开始头晕脑涨,恶心难受。也患上流感的他第一次被同学送到了医院。
班主任张庆红介绍他:特别朴实,特别上进,处理班务的能力很强,与班里同学相处和睦。同学评价他:自从担任班长,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扎在座位上埋头苦读。听过他抱怨事务繁多,但谁也没见他对工作敷衍。他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蜡烛燃烧的同时并没有失去自己,同学们用支持与赞赏回报好班长。
捐出奖金:报恩之心施之于人
对班级和同学的事儿尽心尽力的同时,朱明远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班长工作占用了学习时间,他就挤休息时间补上。他原本两周回一次家,因为来回得用一天工夫,而且舟车劳顿耽误时间,后来就改为一个月回一次家。
高二时,由于刻苦学习,朱明远获得了叔蘋奖学金1800元。他想都没想,把这些钱都放进班级的宏志基金里,作了班费。
要知道,这1800元钱可是他母亲在家务农劳作数月的收入,是他父亲没白天没黑夜开出租车一个月的净得。
“我知道家里困难,父母辛苦。我妈除了种田,这几年还种了一些杏树,更劳累了。我爸这一两年在城里开出租车,为了省钱,租住在潮湿的地下室里,每顿饭都简单对付。但你知道吗?我们是宏志生。每个同学家里都很苦。”
朱明远说:“我们的宏志基金班费以前只有一个来源,就是捡饮料瓶卖钱。一个瓶子最贵的时候可以卖1毛3分钱,后来一个瓶子只能卖8分钱到1毛钱。我们全班同学每天中午只用10分钟吃午饭,然后都去捡瓶子,就这样每周才有三五十元的收入,而且每年只是3月到10月有瓶子可捡。”朱明远想的是,这1800元作为班费,哪怕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生病垫付一些医药费也好啊。可是他呢,从来没有玩过游戏,从来没有穿过名牌鞋和衣服,城里孩子从学前就开始接触的电脑,他到高中毕业还没有。
在他写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里,有这样的话:“让我们珍惜拥有,活在当下。珍惜我们的青春,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同时,我们也学着去传播爱心,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走出困境,让世界充满爱。”他说要永远记住班训: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他希望大学毕业后能留学深造。
他没说但一直在做的是:要知恩,要感恩,要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