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宏志中学心理教师 孙治英
我进入高三后,全家召开了家庭会议,做了明确的分工。工作重心是确保我考上重点大学。我的任务就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高考复习上;妈妈的任务是做好后勤工作,安排好每天三顿饭,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爸爸的任务是收集各类高考信息,帮我买各种教辅资料,给我报各种补习班,并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妈妈爸爸的这种关心使我很感动。
可是我一想,这一年我该怎么办呢?整天看着爸爸妈妈忙忙碌碌为了我。在我复习功课时,家人大气不敢出,走路蹑手蹑脚,不敢接待客人,不看电视,甚至连电话线都拔掉了。这些举动,确实给我带来不小的压力,高考的紧张气氛始终笼罩在我心头,憋得我透不过气来……
——分析——
案例告诉我们,这位考生进入高三备受父母关注、爱护与照顾。但父母过分关心孩子的举动,无形中营造了家庭的过度紧张气氛,给本来压力就不小的孩子增加了新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孩子心里充满着矛盾。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和,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离高考越近,越害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孩子注意力就越分散。父母的这种过分关爱,不会给孩子高考加分,只会减分。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走出过分关心孩子高考的误区呢?
第一,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在孩子进行紧张的高三复习时,家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孩子该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以前给孩子吃什么饭现在还吃什么饭,该跟孩子聊天还聊天。一切照旧,就是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要使孩子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家长就要有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正确认识高考,并保持情绪平稳、行为适当。
第二,家长不要主动给孩子买教辅材料和卷子。有些家长道听途说或受广告的影响,购买大量的教辅资料和卷子。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其实,高三生只要按老师的步骤、要求有计划地复习功课,在完成老师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地看点老师推荐的教辅精品就可以了。在孩子高考复习期间,家长不该管的事情不管,就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
第三,家长不主动询问孩子的考试分数。在孩子高三这一年,不少家长经常会问孩子考试成绩。这其实也在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我建议家长,想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多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可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四,别强求孩子每次都考好。高三每次考试都是检验考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找出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查漏补缺的方向。考不好并不是坏事,这样孩子能及时发现知识漏洞,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高三一年,孩子考试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家长别强求每次都考好。
第五,多跟孩子聊轻松的话题。孩子高三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家长可在吃饭后留出20分钟时间跟孩子聊天,聊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2010.12.25)(6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