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 孙治英
案例
我的孩子在区里联考和期末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总分才400多,今天家长会上发了成绩单,我发现孩子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基础薄弱,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孩子平时学习很用功,每天都学到夜里12点多,老师留的作业也按时完成了,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呢?没他努力、没他用功的孩子超过了他,以前比他成绩差的孩子有的也超过了他。如此下去,他高考还有什么希望呢?寒假到了,我该怎样督促孩子学习呢?
专家分析
寒假已至,各中学也召开了高三年级家长会,其目的就是让考生与家长一起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实现梦想。区里联考和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对很多考生的情绪产生了影响。一些考生成绩不够理想、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考生的付出不见回报,目标遥不可及,失望、紧张、沮丧、无助、担忧、恐惧等多种消极情绪一起袭来,一些孩子对高考失去信心,对前途失去信心。考试成绩下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考生要认真反省,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知识漏洞,甚至需要重新为自己定位。区里联考和期末考试并不是最终的高考,但是它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弱点。与其对考试成绩悔恨逃避、否认自己,不如认真反思,找出自己的漏洞,更新几种学习方法,变挫折为动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高考前的时间里激发自己最大的学习潜力。
只要考生能充分利用寒假这段时间,意识到寒假复习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订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就能抓住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专家建议
许多父母很难在具体学科上指导孩子,但帮助考生改进学习方法却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因为很多考生多年来已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靠个人的意志力很难改变,这时需要家长来督促。尤其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父母可让他们拟好计划表后签上名字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家长督促其完成,完成后给予奖励,完不成则要惩罚。
父母和孩子要坐在一起,针对现在的学习情况做详尽分析,哪些是潜力学科,哪些是薄弱学科。父母还可帮孩子梳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为其量身定做一个详尽的计划,可以具体到每天每小时。针对孩子基础薄弱的科目,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可帮孩子找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除了对薄弱学科进行重点突破外,其他学科的复习同样不能懈怠。
父母还要督促孩子做总结,把寒假期间复习中遇到不能理解的、不能简化的、不会用的知识点、找不到解题方法的、会做没有做出来的题目都纳入总结范围,这样才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新学期考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父母还要多鼓励支持孩子,来自家庭的理解、鼓励对舒缓孩子的紧张情绪有奇效。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考试成绩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1.1.29)(6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