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手指玩转智慧人生 东城区第五届中老年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侧记

发布时间:2014-11-0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文并摄

  信息时代,不谙计算机技术的中老年人往往被冠以“数字难民”的称谓。但在10月30日,东城社区学院(北片)举办的东城区第五届中老年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上,近百名中老年推翻了社会对这一群体不熟悉电脑的既有偏见。尽管不少头发花白的参赛者手指已不太灵活,很多人还像初学者一样用两根手指“小鸡啄米”式地打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尽情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便捷。两根手指怎么啦?照样玩转互联网时代的智慧人生!

  9时30分,大赛拉开帷幕。作为一项已拥有5年历史的赛事,根据以往的主办经验,太简单的题已经难不住“老同志们”了。因而今年比赛试题的难度有所提高,涉及网上信息浏览、信息搜索、下载图片与音乐、电子地图、word文档基础等。从范围上看,试题涵盖中老年人日常需要的多项计算机基本用途,试题内容也贴合其实际需要。比如有的题目让参赛者搜索区公园游玩的行车路线,有的题目则与秋季养生有关,同时打通社区教育中养生课堂的内容。“我家从有利每个人健康的目的出发,修旧利废,节约用水……”在一道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作文录入题上,马奶奶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了自己的心得。低碳这个时髦的词汇,她一点儿也不陌生,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回答这道题目需要的不仅是计算机知识,更要融汇社区教育中的其他学习成果。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0分钟,58岁的中年组选手袁爱兰已经走出赛场。她说,自己平时在家就常使用计算机,比如利用QQ和老同学聊天,从网上观看舞蹈视频发展兴趣爱好。电脑已经是她退休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这次来参赛,不为拿名次,就是为了检验自己几年来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成果。

  在老年组中,年龄最大的选手藤秀民已经73岁了。对于这样的高龄,硬记下那么多繁杂的计算机知识有点困难,老人家就发明了一个“懒”办法,把社区课堂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记在小本子上,用到时就拿出来看看。自从两年前学会了用电脑,他就常用电脑炒股票,抽空还会玩儿两把小游戏,如今他在家里已经拥有了自己专用的笔记本电脑。他说,学电脑的初衷就是为了跟上时代潮流,赶上世界变化的节奏,顺便还能健脑,了解网络知识后还能引导家里的晚辈健康上网。电脑学习给他的晚年生活添了很多乐趣。

  东城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办公室主任张琪介绍,本次竞赛主要以东城社区学院自编并向市民免费发放的社区教育教材《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普及读本》为依据,举办比赛是为了倡导终身学习,帮助中老年市民跨越数字鸿沟。

  据悉,本次竞赛也是东城社区学院第十届全民学习周的一项主要活动,在此期间,东城社区学院还将通过发放社区教育系列教材、举办市民健康大讲堂等活动推介学习品牌,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激发市民学习热情。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