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家长圆梦 助儿童成长——朝阳区家庭教育系列指导讲座侧记

发布时间:2014-03-3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3月26日下午3时20分,安华二幼门口,家长排起了长队,其中既有年轻的妈妈,也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路过的人有点儿惊讶:“幼儿园这点儿就放学了?”其实,今天这些家长是来幼儿园“上学”的,一场旨在帮助家长了解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即将在这里举行。

  主讲人窦维丹说:“具体讲过多少场我记不清了,反正每周都有。”她是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师。

  帮助社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是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前学校想请专家来开讲座,还要花很多功夫联系,现在只要给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打个电话就行了。此前仅安华二幼就已对本园不同年龄儿童的家长开办了多场讲座。

  讲座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但绝非照本宣科。除了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内容,窦老师针对幼儿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予家长生动具体的指导。比如,很多家长以为“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把孩子送进学前班一定比呆在幼儿园玩儿好”,这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四五岁就开始进行大量的知识教育,背唐诗,读英语,记乘法口诀。窦老师告诉家长,这种带有强迫性的教育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孩子成长,而且可能挫伤孩子的求知欲望,甚至造成孩子厌学。对于3至6岁的儿童而言,保护好求知欲望,比单纯知识学习更为重要,提早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会使孩子在入学后感到是在重复性学习,这不利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座结束时,很多家长就自己家庭的情况向老师咨询,问题很具体。一位家长问:“孩子已经会读书了,但是有很多地方读错,这时父母是否应该给予纠正?”窦老师的指导则让这位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有了新认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读书就代表认字了,其实并不一定。有些孩子其实只是将故事内容与书页上的图像联系在一起,看着书上的图像复述自己听到的故事,并非真正的阅读。如果是这种情况,按照教汉字的方法纠正孩子的错误就未必恰当。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以往的一些认知被颠覆了。一位妈妈说,自己以前只会用强硬的手段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游戏,但是听了专家的意见,感觉自己应以身作则,家里多买书、多读书,采用正面影响的方式更有效。

  安华二幼保教主任赵老师说,讲座有助于指导儿童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能帮助幼儿园与家长双方建立儿童教育上的共识。以往有家长希望幼儿园提早进行小学化的知识教育,但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却有必要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相关的指导讲座因此很有作用。

  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相关老师介绍,通过讲座、文本、信息、网络课程等多种服务途径,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促使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改进家庭教育行为,有效推进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设了良好条件。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