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的一“√”——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招录取侧记

发布时间:2013-12-1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成考考生是怎么被录取的,恐怕很多考生直到被录取后都不清楚。今年成考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当天,记者来到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录取现场。各校的录取,都在全市统一的“北京市成人高校业务系统”中进行,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以见到一列考生的姓名,工作人员在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的名字前打“√”,然后点击录取,就等于把一批考生领进了院校的大门。被录取的考生只需等待录取结果的公布,就可以准备报到了。几个月的复习,考场上紧张地答题,焦急地期盼录取结果,考生们所等待的,正是这一决定性的一刻。

  对于线上考生而言,这是决定性的一“√”,是遵循规章制度制约下的一“√”,是体现着成考录取过程公平公正的一“√”。

 

准确的一“√”

   “法学,第一个考生是XX,最后一个考生是XXX。”在录取一个专业的考生前,工作人员都会这样进行确认,这“第一个考生”与“最后一个考生”以及他们中间的人都是被录取者。同时在录取中互相监督,以确保录取结果的准确无误。

  虽然录取过程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的,但此前,工作人员就已经打印出了《一志愿线上考生排名表》。这个表格装订完成后足有一本书的厚度,里面分专业由计算机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对考生进行排名,作为录取依据。录取过程中,一位老师利用计算机按分数高低对系统内的考生进行排名,这个录取系统里的考生名单要与《一志愿线上考生排名表》相一致,然后由另一位工作人员复核排名表中的信息,计算机前的工作人员据此对录取系统中的名单再次进行核对,直到线上最后一位考生,确保准确完成录取操作。

 

有原则的一“√”

  当然,并非每一位总分在线上的考生都能被录取。根据全市统一的政策以及各校招生简章,录取进行当中还要遵守其他原则。

  在录取系统显示的名单中,有这样一类考生被用特殊的颜色标注。这类考生总分为750,“名次”却总是在第一位,这类考生为免试生。按照政策,诸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符合相关条件的考生,参加成考可以免试,但同样是按照政策,即使免试,也必须参加考前的现场确认。而在本次录取中,首师大继教院的工作人员就发现了一位免试生没有参加现场确认,招生人员在对这一情况进行核实后,只好在这位考生的名字前点“√”,并填写退档理由,将这位考生退档。

  而在录取外语类专业时,哪些考生可以被录取,也并非完全按照总分的排名。按首师大今年的招生简章,外语类专业录取时要在“外语单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择优录取。因而有些考生虽然总分不低,但是因为外语单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仍然被筛选出了录取范围。除了“择优录取”外,每一项成招录取的原则,都会被一五一十落实到录取过程中,让每次录取考生的操作都有依据,让每一次退档的操作都有充分理由,录取时每一个“√”,都是有原则的一“√”。

 

公平公正的一“√”

  在录取期间,另一间屋子里还有一位老师,时刻守在电话机旁等待考生咨询,当然,偶尔也会有考生打电话来请求“帮忙”。“老师,我对自己填的志愿不满意,不想被第一志愿录取,您看能不能帮我做做工作,让我被第二志愿录取?”对于这样的请求,工作人员会委婉拒绝,因为不能为了方便个别考生,就破坏录取工作的整体规则,影响录取的公平性。

  成考录取的公平公正,不但通过高校录取工作者去践行,更有相关的制度和科技手段作为保障。录取工作系统实行严密的层级把关,确保了网上录取环节的安全性。

  全市各院校的录取工作都可通过该系统进行监督和检测。哪些考生会被录取,哪些考生会被退档,并非是院校可以单独决定的。全市考生的数据信息,就是每所院校的录取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把关的依据。只有合乎规定的录取结果,才能通过录检并最终向考生公布。

  成人高考的录取,看似是录取工作者在给考生打“√”,然而这一“√”却绝非可以人为左右。在计算机技术的保障下,周密的流程部署,严格的制度保障,将成招录取流程灌入了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因而每一位考生名字前面的一“√”,都是成考录取公平公正的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