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片儿警”上北大——记万源东里社区驻区民警罗建

发布时间:2012-12-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张飞龙

  得知自己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时,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东高地派出所万源东里社区驻区民警罗建还在小区里夜巡。尽管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亲口说出的事情,但按捺不住内心喜悦的罗建还是想亲自上网查证一番。输入身份证号,网站上显示罗建被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录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罗建变得异常轻松。

  要知道,从警19年的罗建已经将根深深扎在了社区之中,他不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还被评为“我最喜爱的首都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这个喜欢以“片儿警”自居的社区民警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读完了成人大专。如今“不知足”的他又想到北京大学进行深造。他说:“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社区。”

 

6楼请放水

  这不,冬日的曙光还没有显露出来,一场小小的风波险些在社区里掀起。原来北京供暖已经月余,但有一栋楼的整个单元却无法享受,究其原因是单元的暖水循环闸门在6层,而该层的年轻住户却迟迟不把闸门打开,导致热水无法循环,于是楼下的大爷大妈颇有微辞。

  而6层的住户却感觉很委屈。因为他们并非有意为难,而是一旦暖水变凉,就必须重新开闸,但因为工作原因他们又不能时刻在家,因此产生误会。

  了解情况的罗建马上前去调解。得益于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所学的知识,罗建有的放矢地劝解。面对“有意见”的大爷、大妈,罗建轻言宽慰,请他们换位思考;对年轻住户,罗建也把楼下邻居的不便之处一一陈述,闻后,6层的住户很爽快地答应,以后只要水变冷了,只要一个电话,他马上回来开闸。

  罗建的劝说起了作用,该楼再没有因水暖问题而产生分歧,社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多种多样的事件层出不穷,罗建总结,社区人口众多,处理群众之间的纠纷不能只凭经验,不断学习非常有必要。

 

那个警察是谁?

  罗建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小区内1700户居民中不乏学历层次很高的研究生、博士生。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想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突发事件,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次,小区内两位女士因为停车问题大打出手。围观群众报警后,两人被带到了派出所。在了解事件发生过程时,问讯人员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其中伤人的女士抵触情绪强烈,出人意料地想往墙上撞,拼命地抓自己,还声泪俱下地大喊大叫,担心自己被拘留。罗建想起了曾经学过的心理学案例,知道不排除她内心对未知的恐惧,是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问讯过程的。

  于是罗建成了开导者,不和她谈争执的事件,而是与她聊起了天。待这位女士情绪趋于稳定之后,他才切入正题。这时,女士才一五一十地把打斗事件的起因、过程详细地说了出来。

  经历了小区内的怒不可遏,到派出所的惊魂未定,再到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问题、心甘情愿地接受应有的处罚,那位女士对帮助她的这个与众不同的民警心存感激。走出派出所的时候,她不忘问一句:“那个警察是谁?”得知是日夜守护小区的“片儿警”罗建时,她才恍然大悟。

  同事常常感叹罗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神奇,不知道其中的秘诀。罗建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不愿意停下学习的脚步罢了。

 

“罗叔叔”来啦

  罗建喜欢孩子,不仅是因为自己有个5岁的儿子,还因为他是社区孩子眼中的“罗叔叔”。每当身着制服的罗警官路过社区幼儿园门前时,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便会一窝蜂地围过来,不停地大喊着:“罗叔叔来啦!”

  罗建表示,孩子们对警察的看法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认识以及日后与警察的相处。因此,他特别注重在孩子眼中的印象。社区里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刚上初一,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他的父亲是长途车司机,总是骂孩子不争气。罗建经常上门去和小孩聊天。看着这么一位知书达理又爱学习的叔叔,这个孩子也认为没有理由不爱学习,在课堂上倍加努力。

  工作不放松,学习也不止步。这是罗建的人生信条,尽管学习会占用大量时间,尽管学统计学时依旧吃力,尽管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学透,但罗建宁可挤时间向同学、老师请教,也不放弃继续学习。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