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张飞龙
25个考生分4列坐在一层的教室中,桌子上错落有致地摆满了削好的铅笔,宽大的画板竖在面前。监考老师轻轻地走在课桌间的过道上,生怕丁点响声打断考生的思路。
这是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课加试的场景。“今天主要加试素描和色彩。”负责现场考试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院的老师都被派出维护考场秩序。”
果不其然,记者上了二层之后,恰巧遇到学校纪检部门的张老师在第八考场巡视,见有其他老师想要打招呼,她赶紧摆摆手,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又指指正在画画的考生,意思是不要打扰他们。殷殷关切之情,自然流露。
过了一会儿,继教院院长张浩也与其他几名考务人员一同巡考到了这里。当被问起为何会亲自参加巡视工作时,他说:“考试环节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向都非常重视,务求为考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虽说历年来北京服装学院的考场秩序一直非常不错,学院仍然非常重视从命题到试卷审阅的每一个工作细节,这也成了北服继教院的传统。教室里的考生丝毫没有注意到周边的情况,仍聚精会神地继续自己的创作。
梳着盘头的考生小崔颇具艺术气息。他轻轻吹掉粘在素描纸上的橡皮屑后,又提起铅笔在上面补几下线条,一会儿凝神端详着眼前的画作,一会儿又皱皱眉摇摇头。每次下笔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用小指支在画板上避免手掌蹭脏画面,用橡皮时也特意用尖锐的一段慢慢擦拭。大约30分钟后,一副静物雏形便显现在了纸上,但小崔似乎仍不满意,又开始修改起来。
加试水彩的考场弥漫着淡淡的颜料味,教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偶尔听到几声涮毛笔的声音。考生小婉端着调色盘,不时地把几种颜料混在一起用画笔搅拌。由于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自己的作品,她连铅笔从桌子上滑落都没有发觉。水粉纸上的画作已经非常逼真,但小婉仍然在一处微小的地方修改着,不服输的劲头从她倔强的表情中一览无余。
这些考生似乎没有认为自己在考试,更像是在享受这一过程。无论是年纪轻轻的后起之秀,还是老成持重的大龄考生,在他们脸上看不到紧张和不安,更多的是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认真劲儿。从最后一间考场走出来的张院长轻轻地关上了教室的门,还不等其他工作人员说什么,他赶紧低声说了一句:“嘘,别说话!考生还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