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张飞龙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育已不为补学历、拿文凭,他们有了多元化的要求。面对这一大趋势,成人高校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本报记者采访了东城区职业大学校长张燕农,探讨新时代下成人高校何去何从。
记者:今年东城职大招生情况怎么样?学生和以往相比有何变化?
张燕农:今年报考东城职大的人员有400多名,比去年多一些。较之以往,学生群体的目标取向发生了很大改变。多数人已经不单单冲着学历、文凭而上学,那些实用性强(例如金融管理与实务)、趣味性强(例如动漫)的专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中也不乏高学历人员,之所以来接受继续教育,就是为了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或者兴趣使然。
记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张燕农:这很容易理解。过去,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因而迫切希望通过成人高校的学习弥补自己学历不足的缺憾。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渴望学习的成人开始注重自身修养和能力的提升,此时他们更向往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尤其是进入职场后的人们,毕竟已经工作,业余时间十分宝贵,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实用的技能。
记者:您认为成人高校该如何针对成人的特点而改变教学风格呢?
张燕农:就东城职大而言,我认为成人教育要突出“特色”,通过特色办学才能解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据对我校历年学生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成人高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高职、中专毕业的学生;第二类是社会类学生,其中包括自由职业者和企业推荐的员工。
两种学生特点不同,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第一种学生相对而言时间较为充裕,不仅希望获取高等学历,更希望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以便在找工作时更有竞争力。我们的办法是在教学内容上与中职、高职衔接,减少教学内容重复;与此同时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第二种学生,他们有为兴趣而来、有为技能而来,还有的为体验学习过程而来。虽说目标众多,但总结起来突出“应用”两字,毕竟有了工作经验,知不足而欲奋进。因此,在课程中加大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便成了排课立项的重中之重。
记者:能结合东城职大的专业具体说明如何实现“特色”教学吗?
张燕农:例如电脑艺术设计就是在这种理念下产生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使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学生创作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工商管理专业采取了ERP沙盘模拟教学。在ERP沙盘模拟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转化为全面的理论模型。学生借助ERP沙盘推演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思路。每一次基于现场的案例分析及基于数据分析的企业诊断,都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达到磨炼商业决策敏感度、提升决策能力及长期规划能力的目的。
记者:东城职大新增了“幼儿早教”专业,可不可以理解成也是为了迎合社会新潮流、新需求的一种实践呢?
张燕农:是的。当前幼儿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已成现状,具有幼儿早教资格的教师更是炙手可热。社会需要幼儿教师,许多人也希望掌握早教技能。无论是就业还是以后自己教育孩子,学习早教专业都是非常有益的。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欣赏等。学生需要学习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课程,掌握幼儿艺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时,我们还会安排学生到幼儿基地现场教学,这也是我们教学探索的一个实践过程。
记者:东城职大在成人教育领域有非常深刻的求索,您能总结一下您对成教的看法吗?
张燕农:成人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更有生命力,方能使整个成人群体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去年东城区政府已经正式将我校更名为“东城区职业大学”,也促使着我们从“学历补偿”向“为学生职业发展助力,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转型。希望我们能够在新时代、新潮流下把握好成教方向,让成教能适应时代潮流,成为服务社会的中流砥柱。